
韶关市职工大学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韶关市职工大学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大数据与会计
二、专业代码 530302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具备同等学历学生
四、学制与学历 学 制:三年(业余班) 教育类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学历层次:专科
五、就业面向 (一)主要就业岗位群 1、财务会计岗位群 出纳会计岗位、薪酬核算岗位、往来结算会计岗位、材料核算会计岗位、成本核算会计岗位、损益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等。 2、财务管理岗位群 资金管理岗位等。 (二)次要就业岗位群 财产物资会计岗位、仓库保管与核算岗位等。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培养,学员应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好的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较快地适应各类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的需要,从事财务会计工作。 (二)培养规格 1、毕业生基本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3)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2、毕业生知识要求 1)掌握出纳工作守则的基本要求和票据、现金、银行存款和外汇等日常业务核算和管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工商企业、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核算方法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3)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掌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4)掌握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等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掌握分批法、品种法和分步法等成本核算方法。 5)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及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和应付账款等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 3、毕业生能力要求 1)具备开具各类票据、正确处理各类货币资金的日常业务和准确登记账簿的能力。 2)具备识别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对账和报表编制及分析的能力。 3)具备选择恰当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能力。 4)具备领购和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纳税申报的能力。 5)具备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建立账务应用环境和选择与运用财务专用模块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 6)熟悉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的应用,能利用计算机工具进行专业相关信息处理和专业业务处理。 4、毕业生职业态度要求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廉洁自律; 4)客观公正; 5)坚持准则; 6)提高技能; 7)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
七、职业证书 毕业生可参加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架构与说明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构成。其中: 公共课程共9门:包括大学英语、经济数学、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共6门:包括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经济法、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原理、大数据应用分析技术与方法。 专业课程共9门:包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单位会计、成本会计、会计实务、税法、会计信息化、会计综合实训(手工操作+电算化操作)、毕业实习。 专业选修课程共5门,可选修3门:包括会计报表分析、商务礼仪、审计实务、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会计工作标准实训。
(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专业核心课程简介见表1。 表1 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主要内容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见表2) 表2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专业 学习形式与学制:业余三年
注:标有“●”符号的课程为考查课,其余为考试课。
十、毕业条件 学生在学习期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门数,完成毕业实习,各科成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十一、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专任教师要求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并逐步提高硕士以上教师比率。通过选送教师参加培训、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和自我提升,提高教师“双师”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从而培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专业教师队伍。聘请行业、企业会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二)教学设施 校内专业实训基地(见表3) 表3 专业基础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配置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1、教材及图书资料 学校教材及图书资料丰富,馆藏图书量为16万余册。馆藏文献以管理、财税、会计、冶金、材料、机械、计算机、建筑、人文学科等为主,具备培养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2、数字化资源方面 学校已建立数字化校园网,具有学籍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拥有电子图书32万余册,所有教室都配有先进的多媒体电教设备。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1、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习实验法、讨论法、“产、教、学”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 2、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各种教具,仪器设备等。如:黑板、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模拟仿真、实验实训设备、展示台等。 3、教学组织形式: 韶关市职工大学作为一所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为主,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面向工程、注重实践的应用人才培养的传统。以系统的观念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适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在专业建设方面,依据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集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先进性、开放性为一体进行了发展与建设。 在实践教学方面,按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原则,实践教学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1、评价的模式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评价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素质评价-知识评价-能力(技能)评价并重。 2、评价的方式 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书面考试、观察、口试、现场操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等,进行整体性、过程性评价。 成绩评定是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考核。 考试科目成绩记载采用百分制。学期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的70%加上平时成绩的30%构成。 考查科目的成绩,按学生单元测验、实验、实习、作业、课堂讨论、平时学习考核成绩等综合评定,成绩记载采用百分制。 (六)教学管理 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高质量地培养专业高技能人才,我们在加强整体师资梯队的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成立了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采取听课的方式不定期地抽查专业教师的授课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予以纠正。每学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开展评教活动。另外,建立了任课教师互相听课制度,各任课教师交叉听课,以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授课质量。 (七)毕业实习管理 毕业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此课程以学生毕业实习为主,学校安排教师通过远程网络等形式进行辅导答疑。学生通过在企业从事建设、管理、生产、服务一线的岗位锻炼,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从事实际专业工作的能力、职业道德修养,为职业生涯奠定更扎实的基础和职业竞争力。 (八)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可参加会计、审计、税务、金融等财经类专业专升本学习。可报考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高层次证书。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