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记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清明节,假期你们都做了什么呢? 祭奠先烈,思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 祭奠祖先,暂寄哀思? 还是踏青赏春,寻找内心的宁静? 小编收集了几位童鞋的清明记事, 一起来看看吧。 一 今天是四月初二,是我家每年扫墓的日子。一大早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美梦中叫醒,我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打开房门,还拎着菜篮子的奶奶劈头就一句:“还不起床,今天要扫墓。”我赶紧收拾起来。亲戚们也来的差不多了,加起来有十多个人。我们提着镰刀、铁铲、纸钱、香烛等物品,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爬。今天气温达到30度,太阳热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没一会儿,我的背上就已全是汗。先到达的是祖奶奶的墓,我没见过祖奶奶,她走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以前每次来扫墓,总听到爸爸说起祖奶奶对爷爷和他如何的好,所以我每次都会把祖奶奶墓碑前的草拔干净,以示我的敬意。 今年我们家真正做到了文明扫墓,不放鞭炮,不烧纸钱。大家只是把纸钱放在墓碑前面用石头压上,把香烛插在地下,然后拜一拜,说一些保佑全家平安的话。 扫完墓,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虽然大家都很疲劳,身上也汗津津的,心里却轻松了。大家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向家里走去。(作者:烹饪181 陈润林) 二 今年清明我没有参与祭祖,因为家里祭祖的时间安排在我上课期间。 放假回家,我就吃到了外婆亲手做的艾糍,绿色饺子状的糯米团里包着香甜的花生芝麻,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吃下一个。因为不用祭祖,我就约了朋友们去逛东街尾的太傅庙。一进庙门,便看见两旁立着青龙白虎,十分威风。殿内,供奉着卢公像,相传卢公梦受许真君点化得道,斩韶州江内为害之蛟龙。感于卢公义举,信众捐资扩建,改名忠惠庙,塑卢公像于庙内供奉。后来,皇帝加封卢公为太傅,此庙遂改名太傅庙。走了一圈,看到很多神像前都有人跪拜、祈福,殿内梵音绕耳,长胡子道长和年轻的道士们嘴里念念有词,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走出太傅庙,我们与远离尘嚣的晓愚村不期而遇,这个静谧的渔村道路两旁长满了杂草,屋子十分的陈旧。大着胆子继续往里走就到了渔民的栖息地,悬挂的渔网,靠岸的渔船,正叙述着一个年代的故事。旧屋改造的独特旅社、旧船改造的露天茶室,都充满文艺气息。河边树下,一位身着布衣、蓄着长须的老者正以茶待客,悠闲地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我们似乎闯入了世外桃源,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紧张的节奏,有的是岁月静好,洗去我一身“尘埃”。 (作者:幼专184 房嘉怡) 三 清明节到了,不知道大家是否都去扫墓了,我今年的任务比较特殊,和奶奶一起留在家里做饭。 早上10点多,吃完早餐,我就开始忙活了。今天我的任务是煲鸡汤、蒸排骨、酿豆腐、卤猪蹄,加上几个小炒。在学校虽然不是学烹饪的,但是偷偷向烹饪班的“小厨娘”们学了几招,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 首先煲上鸡汤,先把鸡肉焯水, 将香菇、枸杞、红枣等材料洗净,和鸡肉一起放下锅里,大火煲开,转小火。煲上鸡汤,便开始着手蒸排骨。把豆子和排骨洗干净,和调料一起拌好。接下来是我们南雄的特色酿豆腐。先把芋头压成芋泥,把腊肉、蒜苗、香菇、笋切成小丁,同虾米一起下油锅翻炒。炒好之后,酿进豆腐皮里,和排骨一起上屉开蒸。下一个菜是卤猪蹄,先把猪蹄洗净,锅里放冷水,猪蹄冷水下锅,水开后两分钟捞出,再洗净后放入高压锅,加酱油、辣椒、盐还有料酒焖40分钟即可。最后,炒荷兰豆、油麦菜、酸笋大肠。随着最后一道菜的完成,扫墓回来的家人终于可以开餐了。 今天天气很热,忙了一个上午,早已大汗淋漓。看着大家吃的那么香,还不时受到大家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 (作者:物流1731吴莹莹)
供稿:陈润林(学生)、房嘉怡(学生)、吴莹莹(学生) 文字编辑:杨柳 图片来源:网络 排版:廖卓兴
下一篇:最后一页 |